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评论 >> 会员评论 >> 综合评论
      分享到:

      思考宋雨桂的艺术

        作者:萧丽玲2012-07-21 17:37:30 来源:网络
        我与宋先生素未谋面,而且只看过他的两幅原作,这两幅均是画于1991年的山水。因此,我无法直接对他的花鸟画表示意见,但是,由展品目录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莲花和牡丹表现了画家在干湿笔墨和丰富生动色彩的运用上,具有极高超的技巧。

          宋先生的朋友写了他在长江流域旅行,其实自从在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以后,他主要生活在北方的辽宁。我自问:到底这些山水画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我如此的感动?我个人觉得他的山水画就是一首一首的诗,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由北大荒那种酷寒和无法居住的山水所启发而来的。宋雨桂是否将北大荒的严酷转化成较为令人喜爱的东西呢?乍览之下,他大笔的墨染似乎承袭着南方自董源以来的传统。如果《潇湘图》真是董源的作品,那么这位早期的山水画家画中是充满了温暖多雾,且余晖照耀的南方。虽然宋雨桂的艺术受南方传统的影响很大,他的山水画,无疑的,是来自于北方的作品。

          在宋雨桂的山水画中,很少有人迹,他最多只提供了我们些微的暗示:在无尽的远处,半藏着一座遥远的村庄;在我们眼前飞过的极少数的鸟只,更增添了山水景致的孤寂。他所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是由山岭、远方的瀑布、潮湿的沼泽、含雨的云雾、解冻的冰块和用以增加戏剧效果且总是站在适当位置上的枯树所组成的,那黑色的树枝总是对照着背景中的白雪,或是映照于冰冷的水中。这些不是可游可卧的山水,而且不适人居住,我们可以感到透骨的寒意,就如宋雨桂所感觉到的。

          在思考这些画时,我想起了林风眠,他的水墨画中透露了同样的孤寂和感伤,林风眠的这些情感来自于他极端不快乐的晚年。我并不觉得宋雨桂有同样的处境,我觉得这种孤寂和感伤不是出现在艺术家本身,而是在他所喜爱且深切了解、着迷的山水。

          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称艺术是将情感转译成形式。对某些艺术家而言,这种转译被太多的自我意识或太多的技巧展示所破坏,但对一些好的艺术家而言,这种情感——形式的转译是直接而真诚的。因此,我们可以感到艺术家所感觉到的,这是一种极少且奇妙的感觉。我们必须而且也应该对像宋雨桂这样运用其天才和笔墨技巧引领我们进入其心灵世界的艺术家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苏立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名人堂
        艺术展览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