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展会活动
      分享到:

      自由率真、寓意美好的非洲木雕

        作者:徵羽2018-12-11 08:47: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自由率真、寓意美好的非洲木雕

        鳄鱼纹面具(木雕) 加纳

        12月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生命之树——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精选馆藏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科特迪瓦、贝宁、加纳、肯尼亚及刚果(金)等国家的木雕作品115件,向观众呈现了来自非洲大陆上独具魅力的木雕艺术。

        在丰富多元的非洲文化中,雕刻艺术因历史传统悠久、表现风格独特而著称于世,从早期的诺克陶塑、伊费雕刻再到贝宁雕刻,以及后来类型丰富、风格各异的各地区雕刻,非洲雕塑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雕取材于自然,是与非洲人民联系最为紧密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非洲雕塑艺术的精华所在。中国美术馆藏非洲木雕中有一类群雕柱式作品,这类木雕采用镂雕或浮雕的手法将几个、十几个乃至上百个人物以摞叠的形式表现在整棵原木上,大者高达2米左右,小者只有几十厘米,多刻画一个家庭或一个部落的劳动生活场景,人物自下而上彼此连接,形似生长的树木。群雕柱在当地语言中意为集体或团体,在欧洲也有人称之为“生命树”。树木象征着生长的不息和生命的繁衍,因此群雕柱代表了非洲人对家族繁衍壮大的希冀,以及对人与人命运与共关系的追求和理解。此次展览以“生命之树”为题,是期望观众在作品中能够感受到非洲木雕艺术的这种生命寓意。

        此次展览通过“灵性”“风情”“心象”等几部分展示在仪式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面具雕刻、表现非洲人世俗生活的人像雕刻,以及体现非洲艺术家独特世界观和感知力的西泰尼和云形雕刻等作品。

        面具是非洲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内涵丰富,被视作沟通神灵和祖先的媒介,广泛地运用在各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中。如今,非洲面具在保留传统部落雕刻特色的同时,还发展出了以突出艺术性为目的的装饰面具。雕像是非洲木雕的另一种形式,传统非洲雕像多与偶像崇拜有关,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雕像作品则大多数由非洲现当代专业的雕塑家创作完成,这些作品弱化了传统木雕的社会功能,更加强调其艺术审美意义,那些表现现实生活的雕刻造型淳朴,形体塑造鲜明,或饱含深情,或生动有趣,极具表现性。东非马孔德雕塑是非洲现代木雕艺术的代表,此次展出的马孔德西泰尼和云形木雕体现了马孔德艺术家对部落传说、故事以及自然万物的理解与感悟,其雕工精湛,想象力丰富,艺术手法自由而独特,充满了率真质朴的地域特色。

        在过去的百年里,非洲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包括毕加索、马蒂斯在内的众多西方现代艺术大师都曾从非洲雕刻艺术中受到启发。1907年,毕加索在看到非洲面具后受到强烈震撼,并从中汲取灵感开创了“立体主义”流派的先河。中国美术馆收藏有4幅毕加索的作品,此次展览特意选取了两幅他的油画作品《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和《抽烟斗的男人》,与非洲面具和雕像对比展出,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毕加索立体主义语言与非洲木雕的联系。

        据了解,中国美术馆目前已收藏有300余件非洲不同时期的木雕和铜雕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1999年,由原文化部主办的非洲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通过这次展览中国美术馆共收藏了189件非洲雕塑,正式开启了非洲雕塑艺术的收藏序幕。2005年,非洲木雕艺术收藏家李松山、韩蓉夫妇精选了157件非洲马孔德雕塑捐赠中国美术馆,又一次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而此次展览也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第二次较大规模的非洲艺术展览。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2019年1月21日。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1(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34(mb)